叶子粑粑:石门农家喜欢就地取材,用具有清香又可食用的植物阔叶包以多种粮食粑粑蒸熟当小吃,通称叶子粑粑。叶子粑粑的种类颇多,主要是蕉叶粑粑、桐叶粑粑、棕叶粑粑等。下面将分而述之:蕉叶粑粑:提起蕉叶,人们眼前就会浮现出山里人家的水塘边、田埂边、屋角边那一簇簇的芭蕉树。芭蕉即南方热带地区的香蕉,只是如同“橘生淮北为枳”一样,生长在石门则因地理气候原因而不结香蕉了,成了有绿化及观赏价值而无食用价值的芭蕉。下雨天,雨打芭蕉则是山里人家的诗意景色。不过,在文人眼里极富诗情画意的蕉叶,在农妇眼里却成了自制粑粑的上好包装。一个远行山里的人,只要看到一蔟芭蕉树,即感到一种温馨袭上心头:这里有芭蕉树,就一定有人家。或许,有人还会油然联想到蕉叶粑粑。大凡蕉叶长一米多宽两尺许,春夏秋三季都是一片翠绿,水灵灵的透溢着淡淡的清香,是包粑粑的最好叶子。即使到了冬天,那发黄的芭蕉叶亦散发出浓郁的芭蕉香味。石门农家一年四季都做粑粑,将稻米、包谷或荞麦浸泡几天,磨成浆,发酵,然后于大铁锅里放一大竹盘,主妇们将芭蕉叶包成的生粑粑挨个放在竹盘上,再用尖锅盖盖紧用大火汽蒸,蒸得满屋飘起蕉叶粑粑香即可。其味较之裸蒸粑粑,自是多了一股蕉叶的清香。
桐叶粑粑:顾名思义,桐叶粑粑即是用桐子叶包后蒸成的粑粑。桐叶即是油桐树叶,叶为三棱,有点像枫叶,但比枫叶要大几倍,用以包苞谷粑粑、麦粑粑、米粑粑皆可,其香与蕉叶有别,但仍不失纯正的清香味,为男女老幼所喜爱。
棕叶粑粑:棕叶粑粑是农家用一种山竹叶包制的小吃,这种山竹茎高不过一米,茎粗如筷,却叶大如掌,人们俗称棕叶,多喜欢用其包粽子,亦有人用之包其它粮食粑粑,其味亦佳,不让蕉叶、桐叶粑粑。
如今,你只要走进县城农贸市场,便可听见“叶子粑粑”的叫卖声,循声望去,即可看见一只只挽在农妇村姑手臂上的小竹篮里,卧着一个个色香形味俱佳的蕉叶、桐叶或棕叶粑粑。
编辑:王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