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门县农业局演讲比赛/谭立

来源:石门新闻网 作者:谭立 编辑:王振华 2013-02-24 17:00:57
—分享—

石门县农业局“建设廉洁石门

高效优质服务农业”演讲比赛

 

无愧于脚下这片热土

 

土肥站  谭立

 

2013111

 

尊敬的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我叫谭立,来自土肥站,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无愧于脚下这片热土》。

 

文人眼中的石门:“古为苗蛮咽喉,岳澧屏障”、“山朴而古风习习,地厚而物华钟钟”,道出了石门特有的风土人情;史志记载的石门:“巴人巴歌,虎钮錞于”、“茶禅一味夹山寺,茶道源头《碧岩录》”、“寺古追唐宋,林深隐帝君”,则彰显了石门深厚的人文底蕴;普通人眼中的石门:绿水青山,橘城茶乡高山菜,一改昔日石门闭塞落后的形象。说一千道一万,石门——这是一片神秘的热土,怎不令人神往之,心向之?!

 

二十五年前的一天,一纸分配通知单让我踏进了这块神奇的土地,从此便与石门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了今天的酸甜苦辣。5年的壶瓶山之旅,在免费游名山古景、观奇花异草、尝醇香土家腊肉、品浓烈包谷烧、徜徉芬芳的森林氧吧之余,进茶厂入农家指点茶叶培管加工,钻深山老林采撷茶芽亲手焙制“壶瓶山银针”、“泰和银毫”,奔走于南北镇149座荒山野岭开发6000亩优质茶叶基地,交通不便,两腿作轮,上高山攀悬崖推广良种良法,倒也其乐融融,在强筋健体、通畅血脉的同时,也为日后撰写《石门县山区茶业发展战略初探》、《泰和合红茶号兴衰探析》、《石门县名优茶开发、回顾与展望》等拙文积累了充实的素材。而后工作地点、岗位几经变动,最后半路出家做“土匪”(土肥),所学所用不对口,只好硬着头皮从头再来,使出“一阳指”功夫,啃书本请教同事,学wordexcelppt;与李比希对话“木桶理论”;到省会补习土壤化验技术;赴扬州学测土配方施肥操作管理系统;拜农大博导为师,学习“工作空间”和“耕地地力评价方法”,所幸是没有影响项目正常验收和拨款,而且《石门县耕地地力评价及成果应用》还获得了2011年度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以来抽调做农业科技特派员,说是“抽调”实则“抽”而不“调”,竟也歪打正着弄出个“石门怡红”,推动了石门茶叶“绿改红”高潮的形成。

 

说这些,并非炫耀自己成绩单,只是老之将至,作为一名普通的农业人,在即将走向职业生涯的终点时,总有一些值得回味、值得总结的东西,不得不一吐为快,如果对后来者有所启迪,则功莫大焉。站在这里,想和大家探讨这样一个话题:“怎样看待农业工作者这个职业”,“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农业工作者”?用通俗话讲就是“爱岗”与“敬业”的问题。虽然大多数人说“职业无贵贱,劳动者最光荣”,但现实是:做农业的社会地位能与IT行业比吗?政治前途能与党、政、组织部门比吗?经济收入能与石油、电力、烟草等垄断行业比吗?我的理解是只要是高尚的,我心坦然。美国政治家基辛格说过:“谁控制了粮食和石油,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前年哄抢食盐狂潮就很能说明“民以食为天”的道理,没有了粮食,没有了农业,中国将不战自乱,后果不堪设想,遑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样说我们正从事一项事关国家安危的伟大事业,因此,扎根农村,服务农民,淡泊名利,就是我们农业工作者爱国爱民情怀的具体体现;敬业就是立足本专业,脚踏实地,搞好本职工作,心系农业,科技富农……

 

朋友们,总有一天,我们会离开这个岗位,离开我们的亲人,到那时,面对葱绿的田野和满山的硕果,我们可否面带微笑,自豪地说:丰收的大地流淌着我们农业人的汗水和泪水,大地啊,现在就要与你合二为一了,我们无悔,我们无憾!

来源:石门新闻网

作者:谭立

编辑:王振华

阅读下一篇

返回石门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