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楚江镇:全力激活便民服务“末梢神经”

来源:石门新闻网 作者:廖琪宁 编辑:王振华 2014-06-04 16:44:26
—分享—
 

 

    日前,楚江镇立足县城区便民服务的区位特点,狠抓镇居联动的服务体系建设,激励社区居委会因地制宜创特色,在解决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上取得明显成效。
 
    健全服务体系,突出全镇统筹根据县便民服务工作方案,楚江镇对辖区内便民服务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形成全镇一盘棋。镇建便民服务站。整合镇涉农站所职能,投资近10万元建立便民服务站,设立服务窗口,把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各种诉求受理、各种事项办理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尽量让群众少花钱、少跑路、好办事;居建便民服务室。由镇里给予资金支持,15个社区居委会均高标准建立便民服务室,统一标示和规格,政策、制度、流程挂牌上墙率达到100%。服务室落实 “三全”要求开展便民服务,真正建成亲民、为民、便民的集中服务场所。“三全”即:全区域覆盖。15个社区办公条件不一,但所有社区都在办公区一楼建立便民服务室;全方位便民。在便民服务室设置访客休息凳、饮水机,张贴服务人员文明用语,做到“五个一”:一名干部值守、一本民情台账、一本通讯录、一纸服务承诺书、一张便民服务卡;全过程考评。实行“服务环境承诺、服务礼仪承诺、服务规范承诺、服务效率承诺、服务监督承诺”五项服务承诺,制定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每个月组织1次评比,通报1次情况,不断强化督查与考核,切实提升服务群众的效率和水平;镇居建便民服务队。全镇共组建各类便民服务小分队102支,服务队员225人。工作内容涉及居民建房、法律服务、计划生育、民政服务、农业生产、社会保障、养殖生产、卫生创建、信访接待等。
 
    丰富服务形式,突出镇居联动。紧跟群众需求,采取丰富灵活的服务形式便民利民。镇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由镇党员领导干部包居抓点,形成上下联动、步调一致、整体推进的合力。开展驻居服务。定时服务,根据楚江镇社区包点干部和社区干部名单,安排人员于每周三入驻包点社区。上门服务,选派干部每月进行2天的定期走访调查,针对特困家庭、经济大户、有特殊诉求对象、矛盾纠纷当事人等群体,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值班服务,各社区便民服务室每天安排人员进行值班,接待群众来电来访,接受群众办事委托,及时为群众提供服务;开展代办服务。对群众需要代办的项目,在群众自愿的情况下,填写便民服务代办单,提供义务代办服务;开展预约服务。对群众预约的服务项目,在服务对象和时间集中的情况下,填写预约服务申请单,提供快捷的预约服务;开展流动服务。对照服务项目安排,由镇便民服务队组织流动服务进入各社区巡回服务;量身定制服务。针对居民没有列入便民百事通的特殊情况,不推不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开展量身定制服务。
 
    鼓励因地制宜,突出社区创新。楚江镇不同于其他乡镇,地处城区,多数群众到县里办事比到镇、居更方便。因此,镇党委要求社区便民服务室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功能,推行服务创新,实现便民服务无缝覆盖,切实让群众感到社区服务更加方便、快捷、舒心。老西门社区设“引导台”服务,只要有居民走进社区服务中心,胸前配戴“社区工作证”的工作人员就迎上去,热情询问需要什么帮助,然后引导到需要办事的窗口,快速办理相关事宜;宝塔社区为方便居民办事,开辟了社区网站、建立党群QQ平台、微信服务平台,发放便民服务卡等,收到良好实效,让群众足不出户也能办好事情;渫阳社区服务小分队针对居民实际需要,为特殊群众提供量身定制服务,形成了比服务态度、比服务范围、比服务落实的良好氛围;中渡、渫阳社区对大厅工作人员统一着装,推行“微笑服务、规范服务、亲情服务”,让办事的群众进门看到的是微笑,办事享受的是亲情,出门面带的是笑容。
 

来源:石门新闻网

作者:廖琪宁

编辑:王振华

阅读下一篇

返回石门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