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下半年,根据组织安排,我担任夹山管理处主任,主持全面工作。当时的夹山刚从凤凰古城旅游公司接管经营权,县委、县政府已直接关注夹山的开发,旅游开始复苏,但基础设施严重落后,游人稀少冷清,上级旅游局还向景区亮起国家3A级景区黄牌…… 自已作为一个年近半百的人,又是一介旅游“门外汉”,想把她做起来希望渺茫,但凭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自已多年积累的人缘关系,为夹山做点事,过几年悠闲而清静的日子我还是很有信心的。然而,连自已也没想到的是,不到一年的时间,却与管理处的同行们走上了艰难的夹山追梦之旅……
认知夹山艰难转身,确立方向坚定信心
单位同事们告诉我,夹山非平凡之地。她曾是禅宗祖庭,是湖湘文化发源地,是世界茶道源头。我是土生土长的石门人,却不真正了解,只能半信半疑。但我深知,不了解夹山,我这个“门外汉”很难把工作做好。我开始全面学习夹山文化,先是熟悉,接着是敬畏,最后是深深震撼。我认识到夹山不仅是湖湘文化发源地,更是宋明理学渊源地之一,而且影响中外文化逾千年!她名山、名寺、名泉、名陵、名书、名茶荟萃,是千年古刹、皇家寺院、祖师道场和茶禅之源,特别是以宗门第一书《碧岩录》为核心的茶禅文化具有“东方圣经”的地位, 被后世喻为“雾海之南针、夜途之北斗”,诞孕了世界茶禅文化的瑰宝“茶禅一味”,在众多的旅游品牌中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站在大湘西、大三峡旅游圈以致全国、全世界来看,都以其唯一性灿灿发光,在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由此,夹山的发展理当承担着整个石门旅游发展的根本重任。但夹山文化却似乎“养在深闺人未识”!别说石门人,夹山人也知之甚少。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若不把她做好,对不起组织的信任,更对不起夹山的历代祖师。我开始感觉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担任主任不到两月,我被组织派往市委党校学习,这期间我开始认真研究和筹划夹山。经过反复的思考,我认识到夹山做不起来的主要原因是发展思路不清,发展目标和发展主题不明确,没有旗帜。再加上基础建设严重落后,夹山总是飘在空中,无法落地生根。叶文智退出夹山恐怕原因复杂。夹山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和视角。通过对夹山资源的认真分析,我在给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之后,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引发了对夹山发展主题的大讨论,首先是内部讨论。我请教毕业于北大、植根于本土的副研究馆员、市人大代表龙西斌和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明禅,一起反复查找资料并进行讨论研究,有时为了一个词语,一幅对联,彻夜还在探讨。管理处的干部也纷纷加入到思考、查找、整理夹山文化之中。在县内,文化名人对夹山给予了无限关爱,张天夫、王忠鸣、雷建生、杨代漳、贾国辉、刘朝阳、唐明哲、贺欣初、杨昌伟、林朝志等等,多次在一起为夹山的未来发展无偿付出,献计献策。在县外更广阔的空间,时任县委书记熊大顺、县长杨琦明亲自到北京等地求问名家,向北大、中央党校、社科院、中国国学院大学等一批学者求教,对前来夹山考察的光明日报总编苟天林、人民日报副总编梁衡等文化名人请教,并聘请国内知名旅游规划和策划大师策划,最后得出了一致性结论,认为夹山最突出的特色是“禅”与“茶”的结合,于是我们大胆提出了把夹山打造成“中国禅茶之都”、“世界茶禅之源”,使之成为国家5A级景区和世界茶禅文化的发源地、朝圣地、传播地的目标,同时带动多个产业发展,多头并举,促使夹山旅游长盛不衰。
争取支持艰难起步,全面规划筑牢基础
“中国禅茶之都”、“世界茶禅之源”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确立,只是万里长城走完了第一步。当时的夹山,旅游收入不足维持运转,还肩负600万元债务,与寺院关系刚缓和,老百姓对景区开发满腹怀疑,认为县委政府为夹山派来了一个空口说白话的人。客商对门可罗雀的景区无丝毫兴趣,当时的夹山,每走一步都很艰难。那时的我们就象一个个推销员,努力地推销着滞销的商品,逢机会就游说夹山文化,期求得到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领导来了亲自导游,领导没时间来上门汇报,会议休息时间和朋友聚会时常是夹山推介会现场,逢人逢机会就宣讲夹山,以致有了“今天不允许讲夹山”的笑谈。为了形成社会合力开发夹山,在当时政协主席田玉华的鼓励下,我还在2012年县政协全会上作了《齐心协力,乘势而上,携手打造“中国禅茶之都”》的发言,呼吁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夹山。我们执着的推介影响了各级领导,时任县委书记熊大顺亲自调度夹山发展,县农村办首先来了,试着以新农村建设形式支持夹山,首先投入古街改造,在没有取得认可的情况下,对古街改造只能一间间,一户户推进。紧接着,财政、交通、国土、林业、旅游、民宗、水利、经管、农业综合开发等多部门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调度下也来了,而打造“中国禅茶之都”、“世界茶禅之源”的宏伟目标还需依靠规划描绘发展蓝图。我四处打听规划行情,得知夹山扩大到30平方公里的范围做完相关测绘和规划需500万元时,心凉透了。当时全县旅游发展预算经费仅200万元,全用于夹山规划,也不足一半。而没有规划,开发建设无从谈起,招商更是一句空话,我和同仁们只能硬着头皮四处求助,多次跑长沙,向省国土厅、省财政厅等多单位求援,也许是我们的执着感动了他们,最后得到了他们的全力支持。测绘完成,又面临实质性规划的更大难题。夹山的发展定位是“世界茶禅之源”,必须有高起点规划与之适应,务必找国内一流规划设计企业。经多方考察,我们认定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为国内一流的景区规划设计企业,于是主动邀请他们前来考察洽谈,但对方提出规划费至少300万元,而当时县财政只能支持100万元,缺口至少200万元。但我相信,只要不畏艰难,专心诚意去做,什么困难都能突破。经过多轮磋商,对方被我们的热情接待和发展旅游的决心和诚心所感动,最后破例以“扶贫式规划”收费的120万元价格敲定,高起点高规格完成了《夹山旅游总体策划》、《夹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夹山旅游发展修建性详细规划》,破解了制约夹山发展的旅游规划瓶颈,筑牢了夹山发展的基础。
咬定目标艰辛努力,圆梦夹山任重道远
2013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更加重视夹山的发展,新任县委书记、县长在石门召开的第一个工作推进会就是创建夹山国家4A级景区调度会,以其前所未有的魄力和推进力度调度全县十多名县级领导和49个部门全力支持的创建工作。在欣喜的同时,分管夹山的县级领导和夹山管理处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背水一战。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一班人横下一条心,团结一心抓投入,一心一意谋发展,不管有钱没钱,都迎难而上。为了光复千年禅茶祖庭,在改造碧岩泉的基础上,说服省茶叶产业龙头企业湘丰集团在夹山恢复千亩禅茶园(千年古贡茶园),组织僧人重建祖庭禅茶院、华亭禅茶院,还通过民间资本修建善圆茶庄、禅悦轩茶楼,争取到县委县政府投资禅茶文化广场、改造禅茶古街、打造“天下禅茶楹联第一镇”,建设了碧岩廊、碧岩牌楼、禅茶亭,也许是天缘巧合,还让我们发现了世界罕见的碧岩泉天然苏打水,这样改变了禅茶祖庭“不见一片茶叶,不现一间茶楼”的现状,禅茶祖庭开始名符其实。为了提升景区形象,我们拆除核心景区所有临时棚点和门面,对原玉带湖指挥部、老办公楼、十九峰林场职工宿舍、原林科所门面、闯王神厨等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的破旧房屋按照明清风格仿古改造,对老停车场进行沥青混凝土浇筑,对万余平方米的公园地块进行绿化,完成景区数百余块标识标牌系统建设,将核心景区弱电管线全部地埋,极大地提升了景区形象。为了扩大夹山知名度,我们主办、承办或协办了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碧岩泉祭祖大典、中国柑橘节国际旅游小姐夹山绣橘、中国禅茶之都•夹山新年祈福撞钟大典、第十届中国•石门茶禅之春文化节、首届夹山寺水陆大法会等10多次大型旅游促销活动,建成夹山旅游营销网,印刷《夹山感应录》、《夹山寺三禅考释》和《中国•夹山》邮政画册,组织拍摄《中国夹山》、《夹山茶醉》等旅游宣传片,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向省内外专家教授推介夹山,走上国际休闲产业论坛大舞台以《世界茶禅之源·夹山为您打造禅茶自在生活》为题向国际社会推介夹山。系列举措极大提升了夹山知名度。为了挖掘保护好文化遗产,我们将夹山“禅茶一味”和“李自成在夹山的传说”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夹山寺(含闯王墓)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碧岩泉、牛牴茶等30余项相关品牌进行商标注册、版权注册……
回首这几年,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当初认为建广场比登天还难,繁琐的设计、40余项手续、50余亩拆迁、数千万资金,还顶着登班房的危险,目前广场终于建起来了;改造900多间房屋形成明清风格禅茶古街,流转数百余农户田地开辟千亩禅茶园,打通20余公里“五环”生态游道,绿化万余平方米景点外空闲地带,改造核心景区万余米的危旧房,等等,众多不敢想象的项目建设都变成了现实。县内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给予了大力支持,夹山寺僧人对开发建设表现了极大的热情,特别是在国家4A级景区创建中,与管理处一道,全力以赴,鼎力支持。碧岩湖游乐项目集资、数百亩征地拆迁、数十间房屋的拆迁、数十座坟墓的迁移,夹山寺社区百姓都给予了积极支持。我觉得,当百姓真切地感觉到一个地方政府在真正为一个地方办实事、谋发展的时候,百姓都会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回首这几年,我们整个团队,似乎都在为夹山开发建设而疯狂。特别是去年,我们一年召开有记录的党委会87次,32次在双休日或晚上进行,公车行程10万公里,20余次跑长沙均当天往返,3次上北京48小时内来回。半夜开会,半夜移坟,半夜调度是家常便饭……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国际生态休闲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示范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4A级景区”、“全国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等众多的光环照耀夹山,“中国禅茶之都”、“世界茶禅之源”开始名震中外!中国国学院大学禅茶文化研究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文化教学基地、湖南省禅茶研究会和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纷纷落户夹山。现在的夹山,登山、垂钓、荡舟、烧烤、赏花、品茶、拜佛、禅修……,不再是一小时两小时,而是可以呆上一周、两周。游客多时,古街至牌楼3公里沿线停满了车辆,多个店面“卖断货”、农家乐餐馆“一餐难求”、香火店每天数千元收入很正常。外界对夹山的赞叹也不绝于耳,国际休闲产业协会王军主席考察夹山后感叹:夹山有国家一流的生态资源,更有国家一流的文化资源,创建国家5A级景区指日可待!省宗教局孙剑霖局长在最近湖南省禅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宣布,我愿意辞去湖南宗教协会会长职务,担任湖南省禅茶文化研究会长!大汉集团付胜龙总裁赞叹在夹山生态游道上所见到的美景是“现代版的美国阿拉斯加州”、“中国最漂亮的现代化小镇”!市旅游局伍彩霞局长称夹山的创建为“石门速度、夹山模式、夹山精神!”并认为以夹山现有的速度发展,加上广场和林夹公路的建成,配套夹山世界级的文化资源,极有可能成为我市首批国家5A级景区。市旅游局王陵书副局长说,夹山在不到半年时间内,由3A景区面临黄牌警告到4A景区顺利验收,创造了我市旅游发展史上的神话!并以“石门速度,夹山模式”为题在《常德旅游》和《常德日报》上专题推介夹山成功的经验。县委书记董岚在全县旅游工作会议上总结了石门“两创”精神,认为是“特别有思想,特别有激情,特别能战斗”,我体会到这里也有赞扬夹山的成份。县长郭碧勋在一次专题调度夹山项目的会议上说:“我们完全有底气地说,夹山是石门旅游的核心,过去重点抓夹山的旅游建设是对的,今后要一如既往地抓下去。”
千年国际禅茶论坛正在紧张筹备、林夹旅游公路正在抓紧施工、安慈高速即将开工、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已经启动,夹山的美丽画卷已徐徐展开,但真正的夹山圆梦还任重道远……(夹山管理处 杨书凡)
作者:杨书凡
编辑:王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