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潇湘晨报:国家扶贫攻坚试点县常德石门的城镇化之路

编辑:王振华 2014-08-20 10:28:25
—分享—

  http://www.xxcb.cn/event/hunan/2014-08-15/8931534.html

 

 

   石门梯云公园鸟瞰图。

 

  全民健身中心鸟瞰图。

 

 

  澧水南北两岸滨江风光带鸟瞰图。

 

 

 

澧阳路改造效果图。供图/石门县规划局

 

    [编辑动机]

 

  

    很多人都在谈论城镇化,但有一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城镇化,所能使用的资源、所能选择的路径是有差异的。对起点低、实力弱的欠发达地区而言,“规划该怎么做”、“钱从哪里来”等问题,尤其关键。

  

     湖南常德石门县是国家扶贫攻坚试点县,在上述两个问题上,它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

  

    “生态、环境都不错,但县城略显局促,特别是县城唯一的主干道澧阳路,更是破旧、零乱。”2013年8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规划师温晓诣博士第一次走进石门县城,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一年后,由他主导的石门县城市空间战略规划,经过6轮反复修改后已基本定稿,正按程序报有关部门审查通过。而他认为“破旧、零乱”的澧阳路的升级改造,正在进行当中。

  

    缘起:避免“边缘化”

  

    石长铁路和焦柳铁路交汇处,澧水河穿城而过,南倚武陵山余脉十九峰,北靠白云山,南北两山间的一个狭长河谷地带,便是石门县城所在地。

  

    “有山有水,生态良好,是石门的优势;老县城集中于一个船形的狭长地带,骨架没拉开,又制约了县城的发展。”温晓诣说。

  

    10多年前,石门还是外县市考察学习的对象,而现在的城市排位,即使是在常德市所辖的9个区县市中,都已经相当落后。石门县一位干部说,这种落后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全方位的落后,特别是城市规划定位,比同类县城落后5-10年,“我们多少有些失落感”。

  

    与失落感随之而来的,是深重的危机感。石门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厚元说,石门地处四大片区(武陵山片区、长江经济区、3+5城市群、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边缘地带,稍不留神极可能“边缘化”。

  

    时间回溯至2013年。

  

    当年4月,石门县委书记董岚上任伊始,就明确要求“要找国内最顶级的设计团队进行规划”。该县曾在2006年对城市规划进行了一次修改,多年过去,“也到了要修改的时候了”。

  

    经过反复比较,石门最终选择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夏南凯教授合作,由他领衔编制石门县的规划,具体实施由温晓诣带队。

  

    规划:空间发展战略

  

    2013年8月,温晓诣一行10余人第一次来到石门,待了7天,并于次月拿出了第一稿。

  

    可石门方面看了第一稿,感觉不尽如人意。

  

    特别是工业园区的选址,涉及到环保、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的配套,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甚至需要跨过武陵山余脉的十九峰进行布置,难度很大。这一方案被否掉。

  

    工信、教育、卫生、招商等系统一把手反复座谈,设计团队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征求各方意见。后来又考虑南边,但这里是石门的粮仓,工业园污水的排放会污染南边生态,加上附近就是“4A级夹山森林公园”,多数县领导坚决反对这一方案。

  

    多轮讨论后,还是决定依靠现有环境,往南边、西边发展,也就是后来规划所呈现的“西南工业组团”。

  

    石门县规划局副局长赵剑回忆,大的协调会至少开了6次,参与的不仅有县里主要领导,还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居民代表。第六次还请了省里的规划专家,这位专家感慨,“没想到一个县城的规划,还搞得这么复杂。”

  

    直到今年7月,石门县城市空间战略规划才最终定稿,在按程序由县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之后,再报常德市政府审查通过。温晓诣说,最终规划以营造石门“九曲画舫,山水石门”的城市特色为理念,确定了“沿河东进,两岸联动”的空间发展战略。

  

    在赵剑看来,“空间战略是一个城市的终极发展模式规划,新版规划不仅寻找2014至2020年重点发展区域,也谋划了2030年以前的城市发展空间,为未来石门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亮点:并非大拆大建

  

    “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就是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董岚说,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理性地发展城镇,县城并不是越大越好,集镇建设也不应一哄而上。她将石门城镇攻坚的思路比喻为要“长藤结瓜”,而不能“蚂蚁上树”。“长藤结瓜”,县城是“藤”,集镇是“瓜”,因此首先“藤”要壮实。

  

     石门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厚元介绍说,这次城市总规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一江两岸,沿江发展,西提东扩,南延北拓”。

  

    石门老城区前面是澧水河,后面就是铁路,地形狭窄,东西长3.7公里,南北最宽的地方不到1公里,没有生活空间。所谓西提,就是西边老城区要提质,为居民提供活动空间,为此,石门在城中心地带腾出200多亩地建设绿地公园。

  

    新的规划最大的意义,就是确定了城市东扩的路径。

  

    赵剑说,随着石门县火车北站及汽车总站迁到东边,加上物流中心的建设,沉寂多时的东部也一天天热闹起来,“有了人才会有故事,黄泥才能变成黄金”。现在,石门一中也搬到了这一区域,石门同时计划建设沿河风光带,并配套相应的医疗、教育、商业设施,让东部新城活起来。

  

    8月4日,从石门县城一路向东而行,宽敞的石门大道,澧水二桥边上的大汉新城特别醒目。

  

    “大汉进入石门已经2年,但从今年起,才开始启动大汉新城的建设。”大汉石门分公司总经理朱罗求说,前面两年主要是修建安置房,今年起算是正式“造城”。造城并非大拆大建,而是把水电气等城市元素引入农村,再配套相关教育、医疗等资源,引导农民就地城镇化。

  

    他说,“我们来到石门不是纯粹的进行房地产开发,不是简单的县城城镇开发,而是以城市综合运营商的角度,来助推石门新型城镇化。”

  

    县城唯一主干道的改造“大阵仗”

  

    今年“五四”当天,澧阳路升级改造动员大会在石门县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所有县级领导几乎悉数到场。

  

    这条路的升级改造,石门人盼了10年,也多次成为县两会的一号提案、一号议案,但受制于资金等因素,久拖未决。

  

    这是主城区唯一一条主干道,管网老化,自来水管经常爆管,漏损率高达40%。自来水厂出厂1吨水,到老百姓家里就只剩下0.6吨。特别是遇到大雨天,澧阳路就成了一条小河,老城区甚至可以划船。

  

    实际上,早在去年10月,石门就启动了路改的宣传发动工作,报纸、电视、微博、微信……老百姓有N条渠道了解关于修路的每一个信息。由谁来施工,甚至垃圾桶的形状、路灯的间距……这些都要一一向居民公布,征求意见。

  

    李厚元介绍,从居民代表、业主代表、部门代表、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县领导,至少开了6个层面的座谈会。

  

    代表们面对县领导也毫不客气,所提问题相当尖锐。

  

    “修路要多少钱?县里财政是否承受得了?会不会影响老百姓的收入来源?”

  

    “建设期有多长?对我们生意影响有多大?”

  

    有干部甚至担心,“听说要从我们工资里扣200块钱?”

  

    “这条路的修建,不会影响大家的待遇,不会影响县财政对民生问题的开支。”县委书记董岚给大伙算了笔账:可以通过公私合作的模式,推进管线建设和经营;同时,调整建设序列,优先修老百姓非常关注的道路,暂不考虑机关院落建设,这样也可以腾出一部分资金。

  

    针对经营业主对门店生意的担心,董岚说,澧阳路施工期间,一直是保证出行通畅的。只要人流量不减少,生意应当就不会减少。

  

    至于修路可能影响沿线居民休息,偶尔还会停电停水,董岚说,拜托大家多理解,短期的不方便是为了长远的方便。她承诺,将尽量优化组织方案后缩短施工时间,尽量减少经营损失。

  

    潇湘晨报记者 李柯夫 实习生 李梦霞

编辑:王振华

阅读下一篇

返回石门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