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抗战时期的中共石门县虎踏桥支部

来源:石门新闻网 编辑:王振华 2015-07-08 16:00:34
—分享—

    抗战时期,中共湘鄂西地下组织组建了中共石门县虎踏桥支部委员会。中共石门县虎踏桥支部委员会在石门的抗日救亡斗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抗日救亡斗争的兴起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就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再次强调指出:“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议和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下,1937年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由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成“国民革命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下辖第一一五师、第一二○师、第一二九师。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7年12月,中共湖南特委在长沙成立,随即在全省各地开展恢复建立党组织和抗日救亡工作。在土地革命时期遭受严重破坏的常德等地的中共党组织得以恢复建立和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国民党当局对中共的活动,特别是在长江以南地区的活动仍严加限制甚至排斥,顽固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不断残害共产党人,分裂国共合作,密谋与日妥协。所以这些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只能秘密进行,领导的各项抗日救亡工作,也是通过进步群众团体来开展的。

 

  1941年12月,中共湖北省松滋县石牌区地下组织遭到破坏,区委书记吴秉章被关押受审。在这紧要关头,中共松(滋)、枝(江)、宜(都)中心县委书记李冬波,下令地下党员疏散隐蔽。此时,中心县委联络员刘家瑞,因在本地已经暴露身份,县委指示他转移到湘鄂西边区的石门县一带活动,秘密发展党组织,领导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42年春,刘家瑞(化名田宗柏)偕同妻子易梅英(化名易静满,共产党员),经其叔父刘玉汝介绍,假称湖北省江陵县难民,来到石门县太平街升子坪,住唐天喜家养病。7月,李冬波来到太平街,向刘家瑞传达了中央南方局关于“长期埋伏,等待时机,同时又要建立新堡垒,开辟新地区,凡有党员3人的地区便成立党的支部”的指示。之后,刘家瑞便组织起新的革命活动,发展了雇工谭连正为中共党员。由于国民党实行“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政策,利用各种反动组织严密监视共产党的行动。不久,刘家瑞的行动被国民党乡队副唐生霞等人怀疑跟踪。为免遭敌手,8月,由小学教师田中夷介绍,刘家瑞夫妇由太平街迁到所街乡虎踏桥许守光家居住,逐步站稳了脚跟。

 

  为了培养骨干,打开抗日救亡斗争局面,刘家瑞授意田中夷邀集了6名学生,在虎踏桥小学办起了补习班。为了稳住脚跟,他们对教学认真负责,学生成绩一天比一天好,逐步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信任。于是,第二年又在虎踏桥、伞匠峪、黄福峪等地,招收了20多名失学青年进入补习班。田中夷的弟弟田金正受聘为校董,并兼任刘家瑞的地下交通员。为了协助刘家瑞等人开展工作,中心县委书记李冬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斗争方针,又增派地下党员万斌(化名翦道金,湖北宜昌人)前来石门,以教书为掩护,秘密开展地下斗争,使抗日力量不断增强。

 

  二、中共石门县虎踏桥支部的建立

 

  1943年,刘家瑞培养的抗日中坚力量得到进步和发展,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吸收了田金山、田中夷、覃飞武、覃国栋、姚湘华等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3年9月,正式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石门县虎踏桥支部委员会,隶属松、枝、宜中心县委领导,易梅英任党支部书记。从此,石门县的抗日救亡斗争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三、中共石门县虎踏桥支部在抗日救亡中的作用

 

  中共石门虎踏桥支部成立后,不仅成了联络湘鄂西各县地下党的枢纽,而且利用补习班这块阵地,向学员宣讲抗日道理,传播救亡思想,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在主动、积极、隐蔽地做好抗日救亡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积极宣传抗日救亡思想。中共石门县虎踏桥支部的刘家瑞、万斌,以黄福峪补习班为阵地,不断宣传抗日道理,传播救亡思想,合作谱写了《黄福峪补习班校歌》:“战云弥漫了整个原野,杀声震荡着湘西,在物产丰富的国土,经过敌人几次攻扰,到处是创伤血迹……看啊!苍蒲峪是这么优美,铜锅寨是这么雄伟。同学们!我们要齐心协力,打倒侵略者,当家作主人……”同时,他们还教唱江苏民歌《江南之恋》等,深受学生和乡民的喜爱。在支部委员会的倡导下,补习班还办起了以宣传抗日为主的校刊和壁报。刘家瑞在为校刊《烽火》起草的发刊词中写道:“抗日战火,蔓延全国。同胞们,同学们一起抗日……把抗战必胜旗帜高举……。”由覃正田、刘家怀和齐选先3人主编的“三支笔”墙报,其发刊词由刘家瑞授意,覃正田执笔,词的大意是:“它,三支小笔,你莫要看它太简陋了。将来三支小笔要变成三支大笔,大笔扫尽人间不平……”。用笔尖头写出号召、呼声,提醒人们同心协力,刺向敌人心脏。

 

  密切联络地下党的组织。中共石门县虎踏桥支部根据抗战斗争需要,指派党员田金山,收买了驻扎在石门县所街乡的国民革命军第十集团军总司令部情报员向国谓,并多次随向国谓到湖北松滋县、公安县和湖南华容县等地活动,买通关卡,秘密与当地的地下党联络站接上关系。为了掌握敌情,有利开展斗争,刘家瑞授意田中夷的母亲龙秋姑,在石门县所街乡开设小客栈,接纳过往行客,暗中传送情报。还派出共产党员覃国栋打入所街乡公所当文书,以观察国民党乡保组织的动向。1943年冬,日军大举南犯,战局变幻莫测。刘家瑞的单线直接领导人李冬波已奉命转移中原,党支部失去了与上级的联系。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全体支部成员没有气馁,更没有后退。田中夷作为刘家瑞的得力助手,主动承担起了负责上下联系的重任;田金山、覃国栋负责湘鄂西相关县区的联络。

 

  串联组建抗日游击队伍。中共石门县虎踏桥支部采取昼伏夜出、各方串联等办法,逐步发展了一部分革命力量,建起了抗日游击队伍。为了迅速武装自己,由田金山带队,利用天黑偷袭税务所,一举夺得22支枪。为了保存实力,游击队员们坚持“长期埋伏、等待时机”的工作方针,分散活动,隐藏枪支,日军侵犯时,紧急集合,迅速出击,打得日军狼狈逃窜。

 

  中共石门县虎踏桥支部委员会的建立,在发动群众、扩大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掀起石门抗日救亡斗争新局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来源:石门新闻网

编辑:王振华

阅读下一篇

返回石门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