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农历10月14日,侵华日军之一部从阳泉三望坡向皂市进犯,一路烧杀抢掠。皂市一条街在两天内被大火烧成了废墟。皂市的老百姓们在惊惶中拖儿带女,四处逃散,纷纷躲进深山密林避难。
洞湾村杨宗登一家老少八口,也随着逃难队伍逃到了离家20多里山路的梨树垭,躲进了深山老林,紧挨着另外一慈利县项姓人家逃难搭的茅棚,用树枝搭起一个茅棚,暂避灾难。19日,日军一部从木鱼岩沿山路朝慈利进发。这条山路的东西两侧是高山,北面是梨树垭,是谷底通往山顶的必经之道。日军行至途中,埋伏在东西两侧山上和山顶的国军第73军一部的将士,居高临下一阵阻击,当场打伤几名鬼子兵,并打死了一指挥官的东洋战马。日军受创,随即南撤,绕道红岩口,折向慈利进发。
20日清晨,杨宗登在山上望见,一队队荷枪实弹的日本鬼子正从他搭棚的山腰扑来,一家人躲在茅棚里,吓得连大气也不敢出,他妻子把还不到3岁的女儿紧紧抱在怀里,一只手捂着女儿的嘴,憋得女儿脸色发紫。他妻子不忍心,手一松,孩子“哇”的一声哭了出来。鬼子们闻声“哇啦”的怪叫着,“呼啦”一下就围住了这个小茅棚。当他们看到是一群吓得呆若木鸡的中国老百姓时,狞笑着,抱起机枪就朝两个茅棚猛烈扫射起来。杨宗登一家七口和姓项的一家五口人,就这样惨死在日本鬼子的机枪下。
事后,乡亲们在收埋杨宗登一家人的尸体时,才意外发现,杨宗登妻子尸体的腋窝下,那不足3岁的小女儿肩上中了一枪,却还一息尚存,成了杨家唯一的幸存者。
日本鬼子之所以对他们下毒手,是因为日军在19日受到国军重创,挟怨报复。
(资料来源: 2005年9月,白云乡人民政府办公室报送的抗战调查资料。岳志泉提供材料,陈忠平整理。)
来源:石门新闻网
编辑:王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