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为抗日双溪桥被毁

来源:石门新闻网 作者:贾亮明 编辑:王振华 2015-08-26 10:21:23
—分享—
    抗日战争时期,国军部队为了阻击日本侵略军的机械化部队长驱直入,想出了一个挖壕沟进行阻碍的方法。即在平原地区——日寇车辆能通过的地方把路挖断,每隔几里路挖一条又深又宽的壕沟。

 

  民国三十二年农历四月,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三军调到石门守卫。他们让石门地方政府派民工挖壕沟,在易家渡双溪桥一带,从山北一直挖到南山,壕沟挖了一道又一道。每道壕沟深一丈多,宽约2丈,别说汽车没法通过,就是坦克车也无法前进。

 

  壕沟挖到双溪桥时,按照计划要拆掉溪上的石拱桥,但当地老百姓不想拆,因为那座桥有历史意义。那是明朝嘉靖辛卯年县令杨永秀修建的(编者附记:清同治《石门县志·津梁》载:“双溪桥,县东十五里。给事刘希简记,县令杨永秀建。” 清同治《石门县志·名宦》载:“杨永秀,字汝实,阆中举人。嘉靖六年知县事。存心慈爱,见事明敏。七年升兴州知州,民不忍舍,为树循良碑。”嘉靖六年(1527),即丁亥年(猪年)。嘉靖辛卯年为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杨永秀是个清官,他看到夏天涨大水时老百姓过不了溪,冬天老百姓踩水过溪双腿冻得青紫,便带头捐钱修起了这座桥。杨永秀还为这座桥作了一副对联:“双溪桥,桥上晒荞,风吹荞动桥不动;水陆洲,洲旁停舟,水流洲停舟不停”。

 

  双溪桥拆还是不拆?当地几个有影响力的父老出面做大家的工作,要以抗日大局为重,最后还是拆掉了双溪桥。后来的双溪桥是在民国三十七年修公路时才修复的。

 

  (本文稿据杨其申讲述整理而成。讲述人杨其申,男,现年88岁,易家渡镇塘上铺村笔架山片九组人。)

来源:石门新闻网

作者:贾亮明

编辑:王振华

阅读下一篇

返回石门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