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弹指四十载,伴随着改革开放奋进的步伐,石门县卫生计生系统以全县人民健康需求为着力点,努力构建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抓改革、转模式,抓基层、重保障,抓管理,树形象,实现了卫生计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对促进石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医疗卫生资源持续优化。40年来,通过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渐形成了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私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县域医疗服务网络和多元办医格局。目前,我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由1988年的60家增至452家,编制床位由1042张增至3250张,在编职工由1439人增至3729人。从1988年到2012年,共投入1.66亿元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改貌建设。2016年来,争取上级各类建设项目109个,总投入2.3亿元,县乡医疗机构改扩建面积达17万平方米。其中,县人民医院北扩工程康复医院、医学教学楼以及县妇幼保健院综合服务楼、县精神康复医院预计年底前后分别可以投入使用,届时将极大改善群众看病就医环境。
体制改革稳步推进。2006年11月,石门县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1年,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药品网上采购工作;2016年县人民医院试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成效;2017年,建立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为核心的专科联盟和中医医联体,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在乡镇卫生院建设“中医馆”,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就医模式。目前全县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100%阳光采购,100%“零”差率销售,医改取得良好效果。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高。1988年至2012年,石门县共发生各类传染病4.56万例,年均发病率267.12/10万人,年均死亡率1.52/10万人。2016年以来,全县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爆发流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先进,截止2017年底,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达到100%;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80.80%;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89.6%,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达到73.7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85.31%;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率达到92.1%。
妇幼健康服务工作成绩丰硕。经过40年的发展,我县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8%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5%以上,产前筛查、“两癌”筛查等民生实事项目全面落实,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小康县指标范围内,全县妇女儿童的生命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先后荣获“全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全省儿童保健服务合格县”等荣誉称号。
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转型发展。随着2013年国家“单独二孩”政策和2016年“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我县计划生育工作重心实现从“计划”向“服务”的转型发展。多年来,我县切实做好避孕节育药具免费发放、生殖健康咨询检查、优生优育医学指导、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对符合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的对象给予奖励补助,确保对象确认零误差,兑现率100%,在推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贯彻落实,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家庭和谐幸福的道路上作出不懈努力。2017年,石门县计划生育工作被评为省市优秀单位。
健康扶贫助推石门脱贫摘帽。近年来,我县将健康扶贫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来抓,推进了健康扶贫系列政策出台,落实了“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和“三个一批”行动计划,通过构筑“六道医疗保障线”,2017年,我县农村贫困人口大病重病患者平均实际报销比例达84.61%。在健康扶贫工作中,由于我们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工作做法先后被央视、湖南卫视、湖南经视等多家媒体报道。2018年8月,湖南省政府批复同意石门县脱贫摘帽。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吹响了号角。未来我县的卫生计生工作将围绕健康中国战略来开展,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全县人民健康,为实现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作者:卫计局
编辑:王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