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至8日,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随湖南省林业局代表团赴缅甸首都内比都参加了由全球环境研究所(GEI)、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缅甸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社区参与保护的实践和政策”国际研讨会,并现场调研了缅甸掸邦的协议保护社区项目。
应大会主办方邀请,湖南省林业局代表团在研讨会上作了《湖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GEF项目实施的社区共管示范模式》的主题发言,从项目实施概况、洞庭湖面临的主要威胁、洞庭湖社区共管的示范模式、取得的经验和挑战等方面介绍了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阶段性成效与构想。作为湖南省林业局确定的保护地役权试点单位的代表,康祖杰同志在讨论会议介绍了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年来在协议保护、社区共管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当前正在试点的保护地役权工作的情况。各国代表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因地制宜开展多样化社区共管示范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以及通过保护地役权模式推进生物多样性 保护和社区发展相互融合的探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此次研讨会有中国、缅甸、印度尼西亚和尼泊尔的政府部门、非政府机构和商业界人士近80名代表参加,会议旨在交流缅甸及各国社区参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及知识,推动以社区为主体的保护模式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等方面的应用,并探索该模式在其它发展中国家解决生态保护政策框架的可行性。
来源:石门新闻网
作者:杨存存 杜静
编辑:王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