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朋友圈信息中得知孙昌喜老师正在筹拍电影《桩巴龙外传》, 走访途中,敲开孙老师家门,映入眼帘的情景不禁让我们大感惊讶:哇噻,简直是一所书画宝库!桌上、沙发上堆叠着外观泛黄的各种字画,墙壁上挂着一幅亮丽显目、落款仇英的人物画。画面上题有诗句,盖着许多印章。原来孙老师正在整理他的收藏。
孙昌喜(上图 右)曾是石门县广播电视台旅游频道的特邀嘉宾,在该县因传承传播桩巴龙传说而出名,是大名鼎鼎的民俗文化“专家”。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书画收藏家。交谈中他告诉我们,这屋子里堆放的字画大约有200来幅,唐宋晋元明清和近现代的都有,其中人物、山水、花鸟画180幅左右,古代名人书法20多幅。放在沙发上的卷轴十分显目,外观上一眼就能看到白居易、柳公权、虞世南、赵孟頫、王献之等人的名字。
看孙老师家境,房子不太宽敞,家具用具十分普通,不象是个富裕之人,怎么会收藏有这么多稀世字画,我们既惊讶又好奇。孙老师似乎看出我们疑惑的神情,便主动说起他收藏字画的由来和原因。他说他做了30多年办公室工作,而秘书行业是一个边缘交叉性学科,除了需要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外,各种知识兼收并蓄,自然离不开历史文化。再者,做办公室工作少不了与档案、印章打交道。档案收藏历史,印章鉴别身份,风格印证内容,只要具备这三点基础知识,就能了解文献或者字画的文化历史价值。古人书画是不可再生资源,历史愈久远价值愈高。收藏古字画既能增长历史知识,又能怡情养性。拜古人为师,与古人为伴,还可以使自己的心绪远离庸俗的喧嚣。
白居易、虞世南、柳公权、王献之书法
我们问孙老师,这些字画是从哪里得来的,怎么大部分字画都贴有“荣宝斋”的标签,难道这些字画都是从荣宝斋商店买来的?
孙老师似乎不愿详谈“从哪里得来的”这个话题,他只告诉我们很早以前他有个怀化朋友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地带开了一家古旧书画购销店,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他店里的货架上发现了这种字画,便出钱买了几幅。打开看后觉得很有收藏价值,便与朋友约定,凡是带红色或深黑色圆疤疤、有荣宝斋标签的字画就留下来卖给他,随行就市不讲价。日积月累就聚了这么多了。
唐代郭闳中·山水,明代张穆·人物,宋代郭忠恕·花鸟,元代陈琳·骏马
“您为什么专要收藏这种带红色或深黑色圆疤疤、有荣宝斋标签的字画,里面有什么奥秘呢?”
对这个问题孙老师却毫不讳言。他告诉我们,那个“圆疤疤”是一种火漆印章,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文物部门用于封签出境文物的,只有国家文物局和上海文物局有,如若伪造是要判处重刑的,没人敢伪造。荣宝斋是很早以前北京的一家经营书画文物百年老店,从老板到职员人人独具慧眼,具有丰富渊博的书画鉴定装裱修复技能,凡是荣宝斋过手经营的字画极少有膺品。“文革”时期,老荣宝斋受到冲击,珍贵字画几乎流失殆尽。从荣宝斋流落出来的这批字画都是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收购后装裱修复的,极具历史价值。现在的荣宝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恢复的。老荣宝斋这批字画绝大部分出自大清乾隆皇帝专门收藏字画的“三希堂”,很多画面上有乾隆的题款、钤印,有的还有王公大臣的手书印章,其中不乏知识渊博的真知灼见者,有着珍贵的中华文化痕迹,本是不可多得的历史知识教材,但在很长的时间内却成了书画界的弃儿,以致沦落民间。
当我们问起孙老师这批字画的价值的时,他想了想,说:“古典字画的价值、价格是不便以货币和金钱的多少来衡量的。从收藏的角度讲,喜欢就有价值,需要就有价格,要视对象、环境而定。喜欢的前提是知和懂,你不懂不知就不会喜欢。一件你不喜欢的东西哪有什么价值,你不需要它还论什么价格?别人可能看不上,但这些字画在我眼里就是无价之宝。环境是一种文化氛围与价值取向。如果崇洋媚外之风盛行,不加辨别把洋人的东西奉若至宝,轻看篾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瞧不起老祖宗的艺术作品,将其视如敝屐,那么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就象是被乌云遮盖的太阳,很难光芒四射了。”
孙老师还饶有兴趣地告诉我们,这批字画中不仅有唐代画圣吴道子、书法名家颜真卿、诗人白居易;宋代画家李公麟、吴炳,元代赵子昂、王冕、王献之;明代才子唐伯虎、文征明,著名画家仇英;清初四僧石涛、弘仁,宫廷画师丁观鹏、蒋廷锡等灿若繁星的名家手笔,尤其难得的还有两位历史著名的女画家宫素然、管道升十分稀有的画作。有时间观览赏视这些古代名家字画,回溯遥远的历史场景、山川秀色、人物活动,可使人心生一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的精神愉悦。
因为时间关系,孙老师没有详尽的描述讲解。“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短短的30多分钟里,让我们大开了历史眼界,增长了不少文化常识。离开孙老师家良久,我们还沉浸在孙老师为我们展示的诗境画意中。
来源:石门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华 刘延辉
编辑:杨年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