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瓶山镇后山村是石门县最后一个通水泥路的村,也是最后一个整体脱贫村。今年3月,一位城里的女士来到村里养病,需要卧床静养的她,在这大山深处,却品出满满幸福的味道。
吴丽华是石门县中医医院的一名护士,今年三月下旬在上班途中因为一场意外摔成重伤,完全不能动弹,只能卧床静养,而此时,她的丈夫王伯周正在离县城一百多公里之外的后山村扶贫。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决胜之年,当时又正好是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作为村里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王伯周在得知妻子重伤的消息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王伯周妻子吴丽华
(他)到医院伺候了几天,一天接的电话非常多,我就想可能是影响他的工作了,晚上我就跟他商量,我说你就先到点村扶贫去呗。他说能不能把你带到村里去呢,我说那也要得,只不影响你的工作的话,我可以跟你到村里去
为了不影响丈夫的扶贫工作,吴丽华毫不犹豫选择跟随丈夫到后山村康复静养。王伯周驻村以来一直住在后山村村部,他也把妻子安顿在这里一间不足5平米的小房间里,山里的“家”虽然简陋,但王伯周的悉心照料让吴丽华甘之若饴。每天为吴丽华安排好饮食起居后,王伯周又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去。
石门县壶瓶山镇后山村党支部书记 覃杰
我们村条件确实比较差,王书记到我们村来了以后,和村支两委一起商量,要发展我们村要解决两大问题,第一个要发展产业,第二个产品怎么样运出去,解决基础设施问题
后山村山高路远、人烟稀少,有人口154户42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43户,贫困人口135人,以前是县里最为典型的贫困村,在该村的脱贫攻坚作战图上,建档立卡户的致贫主要原因几乎清一色有交通不便这一条。王伯周被单位派到这里扶贫后,一切都在悄然改变。
石门县壶瓶山镇后山村建档立卡户黄祖兴
原先到镇上去要一天,现在把公路修到家里了,方便了
石门县壶瓶山镇后山村建档立卡户李永权
(他)做的工作就是硬化路,把这条主干道修到村里来了。
路修通了,还要有好的产品。后山村过去除了茶叶,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产业,王伯周曾经为此忧心不已,但他很快就发现山里的条件得天独厚,不仅有漫山遍野的野花,还有村民广泛种植的苞谷、红薯等作物,发展养殖业不失为一条好路子。
石门县壶瓶山镇后山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王伯周
因为今年的疫情,影响了我们建档立卡户的务工收入,所以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商量,产业奖补我们重点用于养殖业,因为养殖业见效快,今年的10万块产业奖补基金全部用于43个建档立卡户,用于发展蜂业、养生猪、山羊、土鸡
为了鼓励帮助建档立卡户发展养殖业,王伯周和村支两委想办法争取到产业奖补基金,加大奖补力度,不仅如此,他自己还在村部前面养上了两箱蜜蜂,种上了蔬菜,以身作则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在他的带动下,建档立卡户胡祖才就通过养猪摆脱了贫困。
石门县壶瓶山镇后山村建档立卡户胡祖才
我今年养猪少说都有十万块钱,小猪仔都已经卖了三万块钱,我以后的壮猪也不愁卖不出。
如今的后山村已经旧貌换新颜,白色的水泥路犹如玉带缠绕在绿色的山间,家家户户通电、通水、通网,危房全部进行改造,43户贫困户已经全部实现脱贫,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石门县壶瓶山镇后山村建档立卡户颜学荣
我原来是一个老土墙房子,裂开得粉骨烂脆,上面看了鉴定都不安全了,批下来指标给我搞危房改造,现在住在新房子里非常幸福、非常温暖
为了做好脱贫攻坚相关工作,白天王伯周要下村入户了解民情,挨家挨户宣讲扶贫政策,耐心指导生产、茶树培管、蜂蜜养殖,晚上他要伏案整理资料,与村干部讨论脱贫致富的路子,根据民情需要制定村级发展规划,繁忙的工作有时让他难免忽视对妻子的照顾,这个时候,附近村民就会主动照顾吴丽华的生活起居,陪她聊天拉家常,每天村民送来的鲜花、野果,将吴丽华大山里的家装点的异常美丽。
石门县壶瓶山镇后山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王伯周
虽然这里的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在这山上空气好,环境好,老百姓的人也好,同时通过为期三个多月的接触,我的爱人也亲身体会到我们脱贫攻坚的工作成效,也感同身受,我们的付出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所以我也非常自豪
现在,吴丽华已经养好伤回到县城,但是让她永远忘不了的是丈夫王伯周和大山里的人们为摆脱贫困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更忘不了在湖南屋脊上那段短暂却幸福的日子。
来源:石门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帆
编辑: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