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杨培: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大力推进林业支柱产业建设

来源:石门新闻网 作者:杨培 编辑:王振华 2013-07-18 07:43:35
—分享—

 

 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民战略

  大力推进林业支柱产业建设

 

石门县林业局 杨培

 

  一、客观认识林业支柱产业建设存在的差距

 

  石门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湘鄂边界、澧水中游。全县总面积59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425万亩;总人口71万,其中,农业人口58万;森林蓄积量89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0.68%。属全省重点林区县。自1998年在全省率先开展封山禁伐、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来,全县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休养生息,呈现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局面,年净增森林蓄积40万立方米以上,年上升森林覆盖率0.5至0.8个百分点;生态环境得到全面修复和改善,一个山清水秀、林茂粮丰的生态新石门已略具雏型,生态先行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作为一个山区大县,如何在继续推进生态建设、巩固生态文明成果的前提之下,适度调整林业发展战略、加大林业产业建设力度,让广大为生态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山区群众依靠林业产业走向富裕已经成为下一步林业建设的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我县林业建设以生态建设为主题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如果把柑桔、茶叶不算,那么全县尚无具备一定规模的林业龙头企业,也未形成具有一定市场占有力的林业支柱产业,林业生产经营仍以零星经营为主流,主要林产品只有木材,年产量2万立方米上下,且以农民自用材为主,其它林副产品如板栗、核桃、茶油等均因经营粗放导致产量低、品质差、商品化率不高,据县统计局统计,单项产值均在几百万元以内,反映了我县林业产业发展乏力、效益不高、产能较低的基本现状。

 

  二、深刻分析林业支柱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虽然目前全县林业产业建设水平较低,但仍具备较多培育林业与支柱产业的有利条件:

 

  (一)、具有十分丰富的森林资源。经过十多年封山禁伐和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全县森林资源已经得到有效的休养生息,用材林等森林资源储量丰富,同时,林地面积广阔,可资开发的低效林、疏残林面积较大,全县可用于林业产业开发的林地面积在100万亩以上。

 

  (二)、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林资源的全面恢复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为森林生态旅游、山野休闲、农庄度假等旅游产业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培育无污染、无公害的林农牧渔等绿色食品提供了优质的生态环境。

 

  (三)、具有宽松的政策环境。国家对林业生态与产业建设日益重视,制订了诸多激励扶持政策,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十大林业主导产业的发展目标,林业产业推进力度在不断加大,扶持资金数量在不断增加。

 

  (四)、具有比较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全县有农业劳动力31万人,虽然众多劳力打工在外,但林业产业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就地消化众多劳力就近就业,无需舍近求远,林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势必吸引大量劳动力返乡参与创业。

 

  (五)、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相对而言,林产品绿色环保无公害,吃、用更放心,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追求健康环保、注重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社会对林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为林产品的销路拓宽了广阔的空间,林业支柱产业的发展正当其时。

 

  三、科学谋划林业支柱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根据我县森林资源现状和立地、气候等自然条件特点,本着适地适树原则和社会对林产品的需求趋势,宜重点推进5大产业建设:

 

  (一)、林下经济产业。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开展林下种植、放牧等生产经营,生产无公害有机食品。

 

  1、林—草发展模式。利用林下土地种植牧草,喂养牛、羊、猪、鹅等草食动物。全县可利用林下土地面积3万亩,年可产牧草16万吨,可喂养牲猪等家禽4.5万头。

  2、林—畜发展模式。利用林下草木、昆虫资源,开展羊、牛、鸡等养殖。全县可以放牧的林下土地面积5万亩,可以放养牛、羊等牲畜25万头。

  3、林—药发展模式。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培育各种中药材。全县可开展药材培育的林下土地面积2万亩。

  4、林—粮发展模式。利用立地条件较好的林下土地种植绿豆等杂粮作物。全县可以开展林下作物种植的林下土地面积4万亩。

  5、林—菌发展模式。利用马尾松、油茶等林下空间,培育枞菌、茯苓、茶花菌、猴头菇、木耳等食用菌。全县可培育林菌的林下土地面积12万亩。

  6、林—菜发展模式。利用林下土地培育黄花、蕨菜等蔬菜。全县可以栽植野菜的林下土地面积5万亩。

 

  (二)、森林旅游产业。围绕“两山一湖”(夹山、壶瓶山、仙阳湖)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打造具有湖光山色、森林野趣、禅宗茶道特色的旅游品牌和休闲、度假、寻幽、探险、垂钓、品茗、悟道胜地。

 

  (三)、生物质能源产生。以凯迪公司为龙头,带动全县生物质能源林建设,开展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柴油及有机肥料生产。生物质能源基地近期发展目标20万亩,远景发展目标50万亩。

 

  (四)、优质用材林产业。以杉木、檫树为主要造林树种,采取新造、低产林改造等方式,推广无节良林培育技术,采用定向培育手段。建立优质用材林基地20万亩,每年生产优质商品木材10万立方米,年产值1亿元。

 

  (五)、木本油料产业。以油茶为主要造林树种,营造3万亩优质高产油茶基地,形成年产茶油1500吨、产值1亿元的生产能力。

 

  四、切实加大林业支柱产业建设的推进力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速度、繁荣农村经济、实施产业富民的战略高度把林业支柱产业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层层落实责任、逐级加强具体领导。

 

  (二)、精心部署安排。彻底转变传统的零星分散经营方式,运用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促进林权林地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集中,推动林业产业向基地化建设、规模化经营、区域化生产、品牌化发展方向转变;采取股份制、“公司(企业)+基地+农户”、大户独资等组织形式逐步培育林业产业建设龙头企业;在林种树种选择、品种搭配上尊重自然与经济规律,实行生产周期上长中短有机结合、空间布局上上中下综合利用、经营类别上林农牧复合经营。

 

  (三)抓好项目对接。充分利用国家在我县在建或待建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资金优势,抓好项目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真正实现产业建设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构想。

 

  (四)、强化科技支撑。与有关科研机构和院校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围绕林业主导产业建设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五)、完善社会服务。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林业主导产业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

来源:石门新闻网

作者:杨培

编辑:王振华

阅读下一篇

返回石门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