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妙手回春济众生

来源:石门新闻网 作者:肖四清 编辑:王振华 2016-03-17 15:29:49
—分享—

  ——小记县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吕长生

 

  1996年7月,24岁的吕长生从湖南中医药大学毕业后,来到县中医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11年2月,他担任县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20年来,他一如既往地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演绎出一个个“医者仁心”的真情故事。

 

  “吕主任已经从事临床工作20年,作为心血管内科主任,他一直潜心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且能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吸取新知,颇有建树。2001年他获得硕士学位,先后进修于中山医科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他每年收治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脑出血,心律失常等患者近4000余例,特别善长顽固性高血压、难治性心衰及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的中西结合治疗。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印记,创造了一个个骄人的业绩。”谈起吕长生,县中医医院一位负责人这样回答笔者。

 

  在县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护士眼中,吕长生不仅对待医疗工作严谨负责,他还一直在积极探索,为心血管内科的发展开辟新路。2007年的一天,一位77岁的老人因大面积广泛前壁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抢救,生命垂危。按常规,老人已超出溶栓治疗理论年龄范畴。作为经治医生的吕长生在仔细观察老人病情,认真询问既往病史及查看相关检查数据后,觉得临床溶栓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有较大成算。经过征询家属意见后,他果断实施抢救方案——大胆溶栓。一次次排除险情,老人一次次转危为安,10多天后老人病情终于稳定下来。老人家属紧紧拉着吕长生的手,千恩万谢。

 

  在吕长生的心目中,病人就是亲人,病情就是命令,给病人治病高于一切。他把病人的事看得比天大,24小时随叫随到。特别是那些长期患病的老年患者,只要一个电话,他都会前往,数年如一日,从未厌烦过。

 

  吕长生恪守职业道德,没有接受病人馈赠。有一次,一位家住石门县西北山区的70岁曾姓扩心病患者前来复诊。老人见到曾经的救命恩人吕长生,涕泪交流地说:“吕医生,几个算命先生都说我只能活到65岁,是你又让我多活了几年,这200元钱是我的一点心意,你无论如何也得收下!”吕长生再三推脱,想不到老人竟像小孩子一样不依不饶,气乎乎地说:“你要不收的话,我的病再也不要你看哒。”说完起身便走。吕长生万般无奈,只得暂时替老人保管200元钱,临走时,又悄悄地放进老人的包裹里。

 

  吕长生常说:“当一名医生,要干就得干出个名堂,千万别辜负了医院和患者的期望。”因此,他一贯用真情、真心践行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职业承诺,待病人如亲人,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几年前的一天,吕长生和妻子从外地坐火车回家,途中见一孕妇脸色憔悴显疲惫不堪,且不时露出痛苦状。作为医生的吕长生马上意识到:这位孕妇临产了。他立即同妻子一起帮助孕妇坐下来,赶紧找乘务员广播通知妇产科医生。可火车上并没有妇产科医生出现。不一会,孕妇羊水都已经破了,情况紧急。这时,火车即将驶入石门境内。吕长生来不及细想,决定带孕妇一起下车。和乘务员商量后,吕长生快速拨通了县中医医院的电话。火车停稳,他和医院同事一起迅速把孕妇抬下车。直到几名医护人员把孕妇送入产房,吕长生才松了一口气。第二天,孕妇家属找到吕长生致谢,才得知孕妇难产,若不是他及时帮助,后果不堪设想。吕长生成为“救星”的事迹在县中医医院迅速传开,大家纷纷对他的行为点赞。

 

  吕长生心怀仁爱之心,伸出友爱之手。院里进行助学义诊,他总是先响应;院里组织爱心捐款,他总是走在前。

 

  吕长生搏击学术前沿,勇攀学术高峰,对当前心血管介入诊断及治疗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解决了很多心脑血管的疑难杂症,成为县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学术带头人,深得广大患者的信赖和好评。他在《中国医师》、《中医药导报》、《中医临床研究》、《中外健康文摘》、《医学信息》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论文《大黄煎剂超微配方颗粒与汤剂保留灌肠治疗末期肝病内毒素血症的比较研究》获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成果一等奖,《柴芍六君丹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临床观察》获全国医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吕长生挥洒辛勤汗水,收获满满幸福。他连续多年被县中医医院评为“最佳医生”、“最佳科主任”;2009年他荣获“常德市十佳医生”称号。他 5次受到县政府嘉奖,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他所在科室5次获评县中医医院“最佳科室”;2010年被团县委授予“青年文明号”。

来源:石门新闻网

作者:肖四清

编辑:王振华

阅读下一篇

返回石门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