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亚旧居位于石门县磨市镇黄龙岗村2组。旧居坐西朝东,木质结构,穿斗式构架,小青瓦硬山顶,面阔3间,进深2间,有堂屋、书房、卧房及茅屋。建筑面积约240平方米。
陈振亚(1903—1941)旧居于1998年12月被石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石门县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被常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常德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振亚,原名陈苏,派名陈嘉观,1903年12月13日出生于磨市镇黄龙岗村。
1923年,他离开家乡,到湘东第二师当兵。1926年5月,陈振亚在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当班长,跟随北伐军攻占武汉。此时,他认识了共产党员黄公略,两人因是同乡又志同道合,遂成为知心朋友。陈振亚要求加入黄公略所在的部队。并担任排长。黄公略很器重他,有意培养他。1928年7月21日,黄公略领导驻嘉义镇的第三团第三营举行起义,随即又赶到平江与彭德怀率领的第一团会合,参加7月22日的“平江起义”。起义的第二天,他就由黄公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多年的追求和愿望实现了。这时陈振亚任四团五连连长,8月,又担任连党支部副书记。
9月,由于起义部队减员较大,遂将原来3个团整编为5个大队。1928年10月,红五军在突破敌人包围圈后,向井冈山进发。这时红五军的5个大队已编为5个纵队,陈振亚担任二纵队第六大队副大队长兼中队长。1929年4月中旬,红五军第二纵队同湘鄂赣边区部分赤卫队合编为湘鄂赣边区红军支队,下编3个纵队,陈振亚担任3纵队7大队队长,兼任铜(鼓)、万(载)、高(安)地区临时游击总指挥。
1929年11月,红五军主力返回湘鄂赣边区。部队进行了整编,湘鄂赣边区支队重新编入红五军,陈振亚也回到红五军。
1930年1月18日,红六军成立,陈振亚作为43名高级干部之一从红五军调到红六军。1930年7月,红六军改为红三军,编入红一军团。8月中旬,陈振亚在万载的战斗中左腿负了重伤。他在湘鄂赣军区医院躺了近3年。1933年1月,他担任了湘鄂赣军区医院政委。后来他又转到湘赣医院治疗。由于伤势过重,医生只好将他的左腿截断。
1934年3月,湘赣军区政治部任命陈振亚担任湘赣医院政治处主任。他在相当艰苦的环境下,创办了医院职工政治训练班。他伏在床上写教材,架着双拐上课,经常批改作业到深夜。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敌人放火烧山,到处捉人。陈振亚因行动不便而被俘。
陈振亚假冒是红军俘虏的张辉瓒部的士兵。敌人看他是残废,信以为真,将他解到莲花县政府,又由莲花县政府辗转押回石门原籍,经亲友保释,才得以出狱。1935年夏,亲友介绍他到平民工厂学缝纫技术。
陈振亚以平民工厂工人的公开职业作掩护,秘密开展革命活动。他在工厂建立了秘密党支部,自任负责人。发展了7名共产党员,领导工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斗争。
1935年9月初,红二、红六军团将主力撤出津澧,集结于石门西北地区整训扩军。陈振亚秘密地来到红六军团,见到了王震等,向王震详细地汇报了自己被俘经过及组织秘密党支部的经过。王震对陈振亚给予了很高评价。王震还给了他3两黄金作为活动经费。陈振亚又给湘鄂川黔省委书记任弼时写书面报告,得到了任弼时的工作指示和拾元大洋,任弼时还指示红二军团第六师给陈振亚25块钱,并派红十八团三营贺营长到陈振亚处同他建立了联系。红二、红六军团在石门活动2个多月期间,陈振亚和党支部为红军做了许多工作。
红军离开石门时,陈振亚输送了5名党员参加红军。他本想自己也跟随部队西征,贺龙和关向应同他谈话,因他左腿残疾不便长途行军作战,又因他在当地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劝他暂时留下坚持地下斗争,待和中央红军会合后,再来调他。陈振亚服从安排,留了下来。红军又介绍他同地下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红二、红六军团长征不久,厂方认为陈振亚是扩红积极分子,怕遭连累,就把他开除了。
1937年8月,陈振亚得知国共合作的消息,又收到了关向应的来信,于是卖掉父亲的棺木,用其30块光洋作盘缠,历尽艰辛,一条腿千里迢迢奔赴延安,重新回到了党中央怀抱。
陈振亚到达延安后,进入抗大第三期二大队四队学习。陈振亚十分刻苦,从不误课。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工工整整地记了几大本。星期日,他常常架着双拐到5公里以外的总政宣传部去借书。他窑洞中的灯光,经常亮到天明。他学习成绩优异,同志们都称他为“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
在抗大学习期间,经林伯渠介绍,陈振亚认识了张文秋(张一平)。不久,他们结成革命伴侣,建立幸福家庭。
1938年,陈振亚任一一五师后方留守处政治部主任。后成立了八路军荣誉军人学校,陈振亚任该校政治部主任。
1939年5月,枸邑国民党军伙同地方反动武装挑衅,在边区地带制造了“枸邑事件”。陈振亚架着双拐亲临阵地指挥,独立一营的战士(其中大多数是残废军人)击退了千余敌人的进攻,击毙击伤敌人百余人。受到了中央军委的传令嘉奖。
1939年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派一批荣军高级干部到苏联去治疗养伤。陈振亚也在其中,他是到苏联去安装假肢的。
张文秋带两个孩子同行。陈振亚一行在途经新疆迪化(乌鲁木齐)时,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扣留,与陈潭秋、毛泽民、吉合等软禁在一起。
陈振亚在陈潭秋领导下,和其他同志一起进行政治理论学习。陈振亚学习认真积极,肯钻研问题,被推选为支部(对外称学委会)宣传员兼党小组长。
1940年10月,国民党反动派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新疆形势日趋恶化。盛世才对八路军活动派人暗中监视。5月中旬的一天,一部分共产党员以郊游为名,到野外去商讨对付盛世才的办法。陈振亚在一座桥上刚刚坐下,这座年久失修的桥就倒塌下来,他被砸伤在河水中。同志们急忙把他救起来,送进了迪化南关医院。在张文秋的护理下,陈振亚恢复了健康。当陈振亚准备出院的时候,盛世才密令白俄医生说陈振亚病已好,把张文秋赶出了医院。1941年6月13日,白俄医生给陈振亚注射了毒药。
弥留之际,陈振亚紧紧握住陈潭秋的手,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倾吐对党和革命的眷念:“我被敌人阴谋害死了,再不能和你一道工作了,我这一辈子是忠于党的,可惜我不能再为党做更多的工作了。我看不到革命的成功,真是终身遗憾。希望你照顾好我的孩子们,教育他们好好学习,继续为党、为革命努力!”
陈振亚牺牲后,党组织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陈潭秋代表党对陈振亚的一生作了高度评价:“烈士的一生,是历尽了战场上的出生入死,刑庭上的严刑拷打,敌占区的白色恐怖和伤病中的流血折磨的一生……烈士对敌斗争百折不挠,上阵冲锋英勇顽强。因此,烈士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
来源:石门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石门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吴海燕
本文为石门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smrmnews.cn/content/2021/03/25/9125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