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稻丝”父亲与袁隆平

来源:石门县委宣传部 作者:张友亮 编辑:郑孝莲 2021-06-07 11:13:03
—分享—

父亲,非常崇拜袁隆平。

家中,凡有袁隆平图片的杂志、报纸、海报、技术挂图,他都收藏着。

他,晓得袁隆平的生日,研究成功杂交水稻的艰辛、故事。我惊讶不已,他怎会如此的用心、上心。

每有新优品种了,他总是想方设法引进过来,先试种,再推荐给乡亲们。

大家笑着说,你是袁隆平的“粉丝”吧!

没上过学的父亲,不明白“粉丝”(英文追星族fans音译)的含义,说那就是“稻丝”吧!

“发明”出新词儿,大家笑了他很久。

父亲出生于1923年,从小历经战事混战和日军入侵的太多苦难,五个兄弟跟着父母长辈们四处躲藏,受够了缺吃少穿的罪,对“命根子”粮食特别敏感。1953年2月24日,31岁的父亲和37岁的伯父,领回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享受“土地改革”政策,分得6.06亩耕地和三间土房,其中水田4.29亩,终于不用再给富人家种田打工谋生,有了自己劳动的一方天地。

不久,勤劳能干的父亲,被推选为有22户上百人的生产队长。人多,田少,大山里的原有品种水稻,亩产一般在150公斤左右,产量特别低。为了让大家“吃饱饭”,父亲带领乡亲们使出浑身解数,想尽千方百计,伤透了脑筋。

转机出现在1975年,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首次在石门县新厂良种场试种,当年亩产312公斤,“亩产翻了倍,不得了”,轰动全县。

带领乡亲们往返县内外,参加过治理洞庭湖区牛屎湖、顺澧水放木棑卖桐油至津市、修建蒙泉水库和三江口电站的他,熟悉新厂的气候地貌,前去参观,看到了希望。

杂交稻“一种难求”,他请求上级支持,自己组织制种。春寒料峭季节,昼夜不休息地守着,温水浸种,用柴火、棉被等保温催芽,象呵护婴儿一样育秧,“父本”“母本”播种和插秧的间隔时间,2:12的栽插比例,他慎重认真;到了扬花授粉关键时期,他调动男女老少和学生们齐上阵,避阴雨,抢晴天,打调节剂赤霉素“920”催穗,手工“剥苞”,用竹竿“赶花”,尽量提高授粉率……亩产从几十斤,快速增产到上百斤,除了满足本队用种,还贡献了外队需要,他的苗木嫁接、烧制青砖、编织草鞋、木工、岩匠等农活精益求精,被县乡技术员和乡亲们赞为“优秀农民”。

“威优64”,“II优58”“汕优63”等新优品种不断引进,以及“旱育秧”,“双两大”(每蔸双株、两段育秧、大蔸大行移栽),“抛秧”等一系列高产技术的推广……精耕细作中,父亲的杂交中稻破了亩产616公斤的当地最高纪录。

1981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全面实施,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杂交水稻全面普及,“一亩水田,产出了过去四五倍的稻谷”,乡亲们终于不用为“吃不饱饭”发愁,腾出了时间和精力发家致富。

父亲如释重负,喜上眉梢。

完成“征购粮”,“农业税”,“派购猪”,“上交提留”……年年都是“先进”,“积极分子”。他用实际行动,感激着好政策,感恩着好时代。

一次,我去省城长沙参会,恰好与袁隆平同场。回来说给父亲听,他满是喜悦,一再嘱咐,再有机会时,一定要当面代他向“袁老师”问好和致谢,“国家的功臣,农民的救星啦”。

2005年10月,又是一年稻熟时,父亲郑重地将珍藏了52年的家中他与伯父、爷爷与五叔的两份《土地房产所有证》交给我,“有了共产党,我们才有田可栽;有了袁隆平,我们有了饱饭吃。这是传家宝,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当月,他溘然长逝。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魂归大地。

兴许,此刻,“稻丝”父亲,已经见到他尊敬的“袁老师”,正交流着杂交稻“禾下乘凉梦”呢。

来源:石门县委宣传部

作者:张友亮

编辑:郑孝莲

本文链接:https://www.smrmnews.cn/content/2021/06/07/944143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石门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