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司法服务保障职能,提高涉企案件执行质效。9月24日-9月25日,石门县人民法院铁拳出击,组织开展“湘执利剑2025”护企专项执行行动,以硬核举措向失信行为“亮剑”,用“真金白银”兑现胜诉权益。此次行动还邀请了2名人大代表、2名政协委员全程监督、见证执行。
执行行动启动现场
代表委员现场监督、见证执行
碍于情面帮忙贷款对方“跑路”自己买单
“钱又不是我用的,凭什么我还!要钱你们去找熊某,钱是他用的……”被执行人易某情绪激动,反复唠叨,抗拒执行。2011年12月,易某向某银行借款10万元,约定2年后归还本金及利息。到期后,易某一直以借款并非自己所用,是亲戚熊某使用,应由熊某偿还为由,拒绝偿还借款。
面对执行小组的上门,易某神色慌张,执行法官耐心向其释法明理,易某仍然不为所动,拒绝还款,执行法官遂决定将易某带回法院,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在法院,执行法官严肃告知易某,如若继续逃避履行义务,将对其采取强制措施。“法官,钱虽然不是我用的,但确实是我借的,这笔账我认。”易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场履行2万元,并承诺剩余欠款分期履行。
夫妻“赌气”拒履行 法官耐心解心结
“钱我可以给,但我就是不服气……”经过执行法官耐心地劝说,被执行人王某终于有所松动,向执行法官吐露出心声。2016年,王某与其妻邹某共同向某银行借款10万元,给王某岳父投资使用。到期后,还剩2万元未归还。因王某夫妻感情破裂,双方相互推诿,都不愿意继续偿还借款。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依法对王某夫妇名下所有银行账户进行冻结,但仍然不够偿还剩余借款。
行动当天上午,执行小组上门找寻王某夫妇,家中无人,但有生活痕迹,于是,执行法官决定晚上再次上门寻找,果不其然,找到了正在休息的王某,并将其拘传至法院。法院里,执行法官耐心安抚王某情绪,认真对其释法析理,并严肃告知其如继续拒绝履行还款义务,法院将依法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并处以罚款。最终,在执行法官的不断劝说下,王某当场将欠款一次性履行完毕。
高额债务无力偿还 “以物抵债”打破僵局
被执行人赵某、周某夫妻共同向申请执行人某银行借款190余万元,并以赵某父亲名下的一处商业门面提供抵押担保。2020年,因赵某夫妇未履行还款义务,某银行将两人诉至法院,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赵某夫妇陆续还款了80余万元,便以经营不善为由不再还款,银行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对赵某夫妇采取冻结银行账号、纳入失信名单等措施,但两人始终没有履行还款义务。此次专项执行行动,执行法官再次联系赵某夫妇。“法官,现在生意不好做,我又被纳入了失信名单,出门谈个生意高铁飞机都不能坐,你看,能不能跟申请人协商一下,我今天先凑齐10万元,剩余债务用抵押的门面交给你们处置?”赵某为难地向执行法官陈述着目前的困境,并主动提出偿还债务的方案。
考虑到赵某的实际情况,执行法官主动与银行负责人沟通协商。最终,赵某凑齐了10万元交给执行法官,并承诺每月偿还至少3000元,抵押担保物双方当事人均寻求买家、租户将门面充分利用起来,收取的租金直接用于抵扣银行借款,如若能够卖出去则钱款交由法院一并处置,银行负责人也同意该偿还方案,案件顺利执结。
此次专项执行行动共出动警力40余人,依法拘传22人、司法拘留4人,达成执行和解6件,现场执行完毕4件,执行到位金额35万余元。
下一步,石门法院将乘胜追击,用足用好用活执行强制措施,持续打出“查、冻、扣、拘”组合拳,高质高效办好每一个涉企案件,为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来源:石门县法院
作者:蒋雨希 张依
编辑:郑孝莲
本文为石门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smrmnews.cn/content/646943/63/15321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