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接到紧急求助电话,称集镇河滩发现一条野生娃娃鱼(学名大鲵),并有村民意图将其带走。保护区工作人员立即前往现场。
经现场确认,这条体长约90厘米、重约6公斤的大鲵体态健康无外伤,推测是因近期持续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被湍急水流裹挟至集镇河滩。工作人员当即疏散围观群众,对试图带走野生动物的村民进行普法教育后,将大鲵转运至保护区核心区水域实施科学放归。
“这是今年汛期以来首例大鲵救助案例。”保护区科研所负责人介绍,大鲵作为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生存对水质要求极为严苛,需生活在清澈冷冽的山涧溪流中。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内稳定的中低海拔水域生态系统,为这一"活化石"物种提供了理想栖息环境。大鲵在壶瓶山自然保护区中低海拔水域分布广泛,这凸显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管理局提醒公众,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擅自捕捉、运输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将面临法律追责。呼吁群众发现受困野生动物时及时联系专业机构,共同维护生态安全。
来源:石门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 黎明 杨存存
编辑:张黎明
本文为石门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smrmnews.cn/content/646948/58/14868746.html